污水處理采用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,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,采用立式結構,通過特殊的結構設計和專利設備的配置,罐體從下到上分別集成了缺氧、好氧、泥水分離等工藝。
利用高效好氧反應器在好氧區對水體進行溶氧攪拌。利用顆粒污泥發生器替代硝化液回流泵,省去了混合液回流泵。提高活性污泥濃度,減少污泥量,從而實現低能耗運行、高質量的出水。系統內配置宿菌球,極大程度降低調試周期。預處理罐集成了初沉、水解、水質調節、污泥儲存等工藝。
生物環保技術 |
以水污染、大氣污染、有機廢棄物治理和受損生態系統的治理與修復為重點,大力發展高性能生物環保材料和生物制劑,加快高效生物監測、治理、修復及廢物利用等成套技術工藝和裝備的示范應用,擴大產業規模。組織實施環保用生物制劑發展行動計劃,支持開展污水高效處理菌劑、生物膜、污泥減量化菌劑等生物制劑的開發和推廣應用,推進污水生物處理高效反應器、廢水深度處理和中水回用成套設備研發。加快有機廢棄物腐熟劑、堆肥接種劑、微生物添加劑等專用功能菌劑和有機廢物處理、復合肥生產配套裝備的研制和產業化推廣,推動發展有機肥類和生物復合肥。加快生態系統修復專用植物材料、制劑和裝備的研發與規?;瘧?。2013-2015年,生物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5%以上,到2015年,生物環保產業年產值達到1500億元。 |
生物環保產業至2014年規模不大,環保生物技術企業的營業額僅占整體生物技術產業的2.2%.雖然企業數量、規模、資金、人員、產品都遠不如制藥產業,但是在2015年環保生物技術產業的投入各領域研發的比例相當積極。以2002年為例,產業界投入研發的經費占營業額的21%,研發方向上,45%的為基因探針和DNA-標記技術在環保方面的應用開發,40%的為生物恢復和生物過濾、生物材料、萃取和發酵等傳統生化制程和微生物、病毒學/微生物生態。業者應用生物技術工具(遺傳因子、Proteomics、Gene shuffling)到傳統制造業和合成制程和給料中,以研發出新的或是改良生產方法以制造工業原料、中間體和消費物品為主。2002年在生物恢復和生物過濾的產品和生產過程最多,其次為發酵,生物加工,生物轉換等傳統生化生產過程。 |